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信息详细
一个教室同时三个课堂,河北外国语学院这是上的啥课?
信息来源:本站 作者:admin 更新日期:2016/9/28 15:19:25

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军训,进行了一场激情澎湃的汇演,养精蓄锐了一个周末,今天开始,大一同学们开始正式上课啦!

老师站在讲台上,一讲一节课或一念书本好几页?同学们趴在课桌上,想玩手机玩手机、想睡觉睡觉,或者想逃课就逃课?NO!这种情况,大一同学们只能当做故事,从其他高校的同学那里听听或者自行脑补啦!

河北外国语学院的课堂可是不一般,因为它们是“准职业人培养课堂”,目的是把同学们培养成应用型人才。

举个典型的例子吧——

在教研处的精心组织下,上周五,一堂别开生面的“准职业人”培养课堂在英语学院318教室开讲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英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知识传授课堂

课堂上,英语学院陈刚老师正在上马克思主义原理课,众所周知,哲学本来理论性很强很枯燥的课,可这堂课却上的生趣盎然。陈刚老师列举了大量中外古今的例子,充分使用了案例式教学法、倒插柳式教学法、提问式教学法等河外独创的教学方法,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和学习兴趣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任课教师集智备课的展示学习交流课堂

陈刚老师讲课的同时,也成为了任课教师集智备课的展示课堂。教室后面,许多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在认真听讲,边听边记,边听边思考,为“准职业人培养课堂”的集智备课环节交流学习,而集智备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师更有效、更高效地把知识传授给同学们。

 

传媒学院摄影摄像课程的车间式实境课堂

除了陈刚老师,课堂前面怎么还有一位老师?那是一位摄影摄像老师带着学生们上实践课,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现场录像、照相。

惊讶吧?这同一个教室、同一个时间里,实际是开展了三个不同类型的课:英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知识传授课堂、任课教师集智备课的展示学习交流课堂、传媒学院摄影摄像课程的车间式实境课堂。

这堂课是教研处肖平处长和英语学院吴琳老师、传媒学院高方圆老师共同策划的,营造了课中有课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又各归其位,各得其所的良好课堂授课氛围,下课后,摄影摄像教师再给同学们讲解摄影技巧,肖平处长带着老师们和公开课老师进行交流,评课,讨论如何将准职业人培养课堂进行地更好。

课堂展示了教学资源整合、教学资源共享的魅力,互为课堂,互为教师,打造多元交互智能化课堂,实现了课堂资源的共享、联动和互通,开启了河外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。

 

你不能不知的“准职业人培养课堂”

    河北外国语学院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10所重点应用型本科大学之一,科研是学校的引擎,创新是学校的灵魂,处处充满阅读、探究、讨论场面的“学谷”是河外校园的学府本色。

河外的一个理念是泛教室化,一定要打破火柴盒课堂,天下无处不课堂,社会无处不课堂,生活无处不课堂,人人无处不课堂。

 

    “准职业人培养课堂”有四大课堂形式:

第一课堂:知识传授课堂。

用学校规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传授知识,比如英语学院陈刚老师的知识传授课堂。

第二课堂:原理展示与模拟的车间式课堂。

就是在“车间里”生产知识,机器就是生产知识的方法、路径、流程、标准、比赛、讨论。

第三课堂:专业公司化课堂。

在专业公司化课堂里,要完成三项任务:一是学习,二是技能,三是专业和公司怎么成为教、产、研融合。

第四课堂:基本功课堂。

任课一个专业都有基本功,学校给同学们搭建了各种平台,让狠练基本功,用文化给专业垫底、用专业技能给岗位垫底,用教养和修养给未来的事业垫底,用气质给每一天每一刻的灵动垫底。

 

这些年来,河北外国语学院一直跨步走在创新改革发展的大道上,这些创新改革的目的都是希望培养同学们的学习习惯、学习能力、坚定的求索精神、创新精神、批判思维及应用技能,以后无论面对哪件事儿都要养成“反复”审度、“换位”思考、“变角度”看、“变焦点”看、“措辞”表达、“捻字”达意、“琢句”表达、显示特色、“围一”叙述,最终成为敢争、敢闯、敢表现,有激情、有斗志、有毅力、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的“学狼”,用“三敢四有”为自己争取各种来到面前的机会,不断攀上知识的高峰,不断成就人生的辉煌!